這家知名藥企75億被收購 正式上市
發表于:2020-05-14 14:29 瀏覽次數:
醫藥網5月14日訊 從港股私有化后,這家知名藥企75億被收購,正式上市。
1.水泵生產商,成功轉行做藥
5月12日,東音股份公布,將證券簡稱正式更名為“羅欣藥業”——自今日起,羅欣藥業跨界收購,借殼上市正式完成。
而東音股份的主營業務發生重大變更,轉型進入醫藥制造行業,主營業務為醫藥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資料顯示,之前,東音股份的主營業務為井用潛水泵、小型潛水泵、陸上泵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自今日起,東音股份正式轉型為醫藥制造業。
據公告內容,公司同意將公司中文名稱由“浙江東音泵業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羅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稱由“Zhejiang Doyin Pump Industry Co.,Ltd.” 變更為“Luoxin Pharmaceuticals Group Stock Co., Ltd.”,公司證券簡稱由 “東音股份”變更為“羅欣藥業”。
2020年 4月28日,公司取得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換發的《營業執照》,公司全稱變更為 “羅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此次變更的原因,來源于東音股份2019年實施的重大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事項,收購山東羅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99.654%的股份。
2.幾次謀求上市
羅欣藥業是近年來為數不多的港股成功私有化退市后再次在A股借殼上市的案例。
2001年,原羅欣制藥廠改制重組成羅欣藥業。2005年12月,登陸港交所創業板。但2013年至2015年,因為渴望活躍度更高的主板市場,也為了謀求更高的估值,羅欣藥業曾三次向港交所提交轉板申請,但都被拒之門外。
在2017年6月,羅欣藥業只得以私有化的方式退市:2017年3月收到私有化要約,價格為17港元/股,較提出要約前一交易日市價溢價近32%。當年6月羅欣藥業完成退市,彼時市值超100億港元。
羅欣藥業的盈利能力也受到業界關注,2016、2017、2018年,羅欣藥業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4.26億元、4.66億元和5.12億元。
東音股份1月16日晚間披露的2019年業績顯示,公司預計2019年實現歸屬凈利潤6.2億元-6.5億元,同比增長456.82%--483.77%,此次業績的飆升主要是公司2019年12月完成了重大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的置入資產的過戶登記手續,并履行完畢置出資產的交付義務,羅欣藥業成為公司控股子公司,其經營業績納入公司合并范圍。
但總的來說,東音股份本身就具有較為不錯的盈利能力。2016年4月上市中小板,從年報來看,公司營收持續增長,且三年的歸母凈利潤都在1億以上。
為什么其還是決定賣殼呢?這或許和羅欣藥業做出的業績承諾有關。在重組方案中,羅欣藥業要在2019年度、2020年度和2021年度實現的扣非歸母凈利潤將分別不低于5.5億元、6.5億元和7.5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上半年羅欣藥業實際實現營業收入為 39.3億元,占全年預測數的52%;2019年上半年羅欣藥業實際實現的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3億元,占全年預測數的55%。
未來羅欣藥業能否完成重組方案中的業績承諾,值得后續進一步關注。